回看這年來,不少負面新聞如食物和起居等多方面其實跟小寶寶有著密切的關係,彷彿BB的安全問題存在一定隱憂。 作為家長,應如何在新一年好好為初生寶寶做好最佳準備呢? 現在就從寶寶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四方面著手,揭開可能被忽略的潛藏危機及常犯謬誤,一於向危險說不!
禍從口入
今年,最叫人印象深刻的食品安全問題相信非台灣飲料含塑化劑莫屬。而內地仍不時爆出奶品安全問題,惹來全城熱話。其實食品安全對一個人的健康最為關鍵,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小寶寶,更起巨大影響。
事實上,坊間不少食物如花塔餅、開奶茶等,它們的安全性至今都成疑。有註冊藥劑師指出,花塔餅本為註冊西藥,但自從該生產商停產後,現時於坊間流傳的花塔餅,都摻了中藥成分,而且未經註冊認可。
此外,很多父母都在寶寶兩餐之間餵服開奶茶,因為嫌奶粉蛋白質過多,積累在胃裏令寶寶提不起食慾。開奶茶含穀芽、羚羊絲,由於後者價錢貴,故生產商多以牛角絲取代,但牛角絲的毒性強,服後容易出現慢性病。
至於數年前有醫學報告指出由塑膠物料PC(Polycarbonate)製成的奶瓶,加熱後會釋放出可能致癌的化學物雙酚A,至今仍然成為家長關注焦點。其實,PP(Polypropylene)、PES(Polyethersulphone)及矽膠奶瓶都是安全首選,特別是後者,柔軟有彈性,讓寶寶搓搓,邊吃邊玩。
不過,家長們仍應接受BB吃奶嘴嗎?有兒科專家強調雖沒有報告指出會購成安全問題,但長期咬東西,也可能對牙齒發育有影響,奶嘴還是少咬為妙。
毒衣陷阱
衣服基本上看似沒太大問題,但寶寶的嬌嫩皮膚因容易吸收毒素,父母買衫時絕不可掉以輕心。雖然有不少棉質衣服白雪雪,其實用了很多可能有害的化學物料製成!人們在睡眠時最易吸取有害物質,BB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,加上幼嫩皮膚厚度僅是成人的六分一,衣服的化學物質愈吸愈多,到長大後身體沒法再適應時,病痛,甚至癌症都會冒出來。
專家建議,有機棉衣服通過有機驗證測試,它們不經氯氣漂白、有害熒光劑等化學處理,性質相對溫和,成為不少父母的貼心之選。
危險溫床
讓寶寶安睡的四方形BB床,其實也可以是危險溫床。床欄太闊或會把寶寶頭部卡住,太窄又會把手、腳扣牢。資深幼兒護理專家表示,床欄應在二點五厘米至五厘米之間,床褥距離床欄頂的高度,最少要有二十厘米。
選床褥也有技巧,如太軟,嬰兒俯睡時就沒有足夠空間呼吸,做成窒息的危險,故硬一點或回彈力夠的床褥會最適合。
小心翻車
至於選用嬰兒車,特別是一些放平時可當床用的兩用嬰兒車,家長要加倍注意。因父母最容易忽略的地方,是愛把買來的東西掛在的嬰兒車的推手上,其實這樣做很危險,如果車身較輕、不夠深的話就會翻車。另外,嬰兒車的車輪應加上防撞、避震功能,令安全性更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