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曬太陽 減誕兔唇嬰機會

 

432616-42112-0懷胎十月,當然希望BB健康生長,可是一旦發現寶寶患有兔唇,為人父母的肯定猶如晴天霹靂。 今時今日,要減低誕兔唇嬰的機會已不是亳無方法。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發現,孕婦在冬天因較少接觸陽光,容易影響胎兒面部骨骼發育,顯示多曬太陽有助減誕兔唇嬰的機會。

 

冬季懷孕風險上升
現時,本港每千個寶寶便有約一個患有兔唇,三分之二患者與遺傳有關,懷孕期間壓力過大或環境污染也是致病因素。有鑑於此,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進行全港首個兔唇裂顎與季節關係的研究,分析了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在02至09年期間接獲共59宗沒明顯遺傳因素,發現冬天特別是 2月受孕的嬰兒,患上兔唇裂顎的比率最高;秋天中的 9月,則是患病比率最低;負責研究的專家推斷,因冬季日短夜長令母親難吸收含豐富維他命D的陽光,增加寶寶患兔唇風險,建議有計劃生育的婦女別只顧「美白」而避開陽光。

 

事實上,以外國兔唇個案為例指,非洲人較常接觸陽光,北歐則氣候寒冷兼陽光少,還要穿厚厚的衣服遮擋僅有的陽光,故此,非洲每千名寶寶僅約0.4宗兔唇個案,較北歐少約0.6宗;香港冬天日短夜長、四處高樓林立,加上本港女士抗拒曬黑,難免較常在冬季出現兔唇個案。不過,研究人員強調暫未能確定季節如何影響兔唇裂顎,市民毋須過份憂慮,孕婦吸煙、飲酒及空氣污染等也是原因之一。

 

吸收葉酸預防兔唇
研究團隊建議,常在室內環境工作而有意懷孕的女士,每天可到室外曬半小時太陽,或適量進食魚油等含豐富維他命D的食物。懷孕期間也可補充適度維他命D促進寶寶的骨骼發展,切忌服過量維他命補充劑,否則有反效果。

 

其實,蔬菜中的葉酸可防止胎兒出現脊椎骨裂,故孕婦多攝取葉酸,可預防胎兒出現面部結構問題。此外,孕婦懷孕 20周時,應接受結構性超聲波檢查,一旦胎兒有兔唇便可及早發現。而以目前的醫學技術而言,兔唇嬰兒進行修補手術較簡單,需做修補顎骨及矯正牙床等多次手術。只要獲得適當治療如接受語言治療,康復機會甚高。

 

 

alt

 

 

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

最近有客人剛剛生小孩,但不幸地出生時驗出有蠶豆症(G6PD)。因為他們對這種病的認 識不深,再加上他們在網上搜尋到很多不必要或不正確的資訊,所以他們十分擔心。最後,他們詢問我的意見。我認為,其實蠶豆症在香港也屬常見,大部分患者也 過着正常生活,只是注意避免接觸某些物件或藥物(以下會說明),其實是很安全的。所以我給予了一些合適的意見,及提醒他們要注意的地方,希望他們現在不會 如此憂慮。

金黃葡萄球菌 (Staphylococcus Aureus) 常見於人體皮膚表面及黏膜中。在身體健康的人士之中,約有三分之一會於鼻孔內及皮膚上帶菌而不出現感染徵狀。病菌偶爾會進入人體並引起疾病,包括皮膚感 染、傷口感染、食物中毒、尿道感染、肺炎及血液感染。大部分抗生素均能有效治癒多種金黃葡萄球菌的感染,但一些對甲氧西林抗生素 (Methicillin) 產生耐藥性的菌株(稱為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, Methicillin-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),通常亦會對其他常用的抗生素(如青霉素 ie Penicillin及頭孢菌素 ie cephalosporins )產生耐藥性。濫用抗生素普遍被認為是導致病菌出現耐藥性的其中一個成因。
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(Glucose-6-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, G6PD Deficiency)

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 (Glucose-6-Phosphate Dehydrogenase, G6PD) 是紅血球中的一種正常酵素,功用是保護紅血球。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,俗稱蠶豆症,與遺傳有關。患有此症的孩子如果接觸到某些中西藥物、臭丸(萘 類)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或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,紅血球有可能因受到破壞而大量分解,產生過量膽紅素,令肝臟不勝負荷,造成嚴重黃疸。

怎樣可發現嬰兒患有這種症?

香港有4.5%男嬰和0.5%女嬰患有此症。在香港出生的嬰兒都會接受臍帶血的測試。倘若驗出嬰兒患有G6PD酵素缺乏症,家長會接獲通知。

G6PD缺乏症患者應注意甚麼?

  1. 避免服食某些中藥, 例如黃蓮、臘梅花、金銀花、牛黃、珍珠末;

  2. 避免服食某類西藥 ,例如一些抗生素 (nitrofurantoin, nalidixic acid, sulphonamides);

  3. 嬰兒及照顧者的衣物不可接觸臭丸(萘類Naphthalene)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;

  4. 忌食蠶豆;


患有酵素缺乏症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特別照顧,但孩子須終生避免服食某類中西藥物(如上述)。如媽媽餵哺母乳,亦須避免服用這些中西藥物。當孩子生病入院,必 須告知醫護人員孩子患有此症,以確保用藥得當。此外,患此症的孩子及其照顧者不能接觸臭丸(萘類)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,而且孩子要忌食蠶豆。

 

資料由商戶提供 : 盧樂強醫生bno1-signoff


嬰兒患重病5大徵兆

怎 樣 能 及 早 得 悉 嬰 兒 患 重 病 ?

澳 洲 墨 爾 本 的 研 究 人 員 過 去 一 年 在 三 間 墨 爾 本 醫 院 研 究 近 四 千 名 、 六 個 月 大 的 嬰 孩 , 結 果 發 現 百 分 八 點 二 患 重 病 的 嬰 孩 中 , 大 部 分 都 有 下 述 其 中 一 種 徵 兆 :

  1. 神 情 呆 滯

  2. 皮 膚 蒼 白

  3. 呼 吸 困 難

  4. 不 正 常 高 溫 或 低 溫 ,

  5. 有 直 徑 大 過 兩 厘 米 的 腫 瘤 。

  6. 嬰 孩 的 正 常 食 量 突 然 減 半

  7. 每 天 需 要 更 換 尿 片 的 次 數 少 於 四 次 等 , 顯 示 他 可 能 有 脫 水 現 象 。

綜 合 報 道

200007034a

發燒期間臨床表徵

一 般 小 孩 對 發 燒 沒 有 主 觀 意 識 , 是 由 父 母 親 或 家 人 察 覺 到 的 。 發 燒 的 症 狀 視 小 孩 年 齡 , 發 燒 高 低 及 急 性 與 否 , 和 那 些 疾 病 自 然 會 引 起 發 燒 的 情 況 而 定 。

發 燒 的 特 性 , 於 發 燒 之 前 有 寒 顫 (Chill) 的 現 象 , 可 能 意 味 著 高 燒 的 來 臨 。 年 紀 小 的 小 孩 不 會 說 「 我 在 寒 顫 」 , 有 時 會 發 主 抽 瘤 的 熱 痙 攣 也 會 隨 寒 顫 而 來 。

有 些 疾 病 如 菌 血 症 及 大 葉 性 肺 炎 , 常 有 寒 顫 發 生 , 一 些 病 毒 性 的 感 染 及 淋 巴 瘤 ( 屬 於 非 感 染 性 疾 病 ) 也 會 有 寒 顫 情 形 。 其 他 伴 隨 發 燒 的 症 狀 有 骨 頭 酸 痛 , 肌 肉 痛 、 噁 心 、 疲 勞 、 嗜 眠 、 食 慾 減 低 , 以 及 活 動 力 減 低 情 形 。 至 於 心 跳 方 面 , 脈 搏 約 隨 體 溫 升 高 1℃ 變 快 10 下 , 呼 吸 次 數 變 快 2 - 3 下 。 有 時 心 跳 並 不 隨 著 高 燒 而 加 快 , 反 而 會 變 慢 , 稱 為 相 對 性 心 搏 變 慢 (Relative bradycardia) , 如 傷 寒 熱 、 藥 物 引 起 的 發 燒 及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疾 病 或 偽 熱 症 (fac - fitiousfever) 。

有 些 疾 病 如 甲 狀 腺 亢 奮 症 及 心 內 膜 炎 , 當 發 燒 時 , 心 跳 呈 現 「 相 對 性 變 快 」 (Relative tacchycar-dia) , 並 不 隨 發 燒 度 數 增 加 而 規 則 升 高 。 心 電 圖 方 面 , 會 使 Q - T 區 間 縮 短 , 房 室 傳 導 可 能 出 現 異 常 。 以 前 沒 有 腎 臟 病 的 人 , 於 高 燒 時 有 5 ~ 10% 病 人 出 現 蛋 白 尿 。

 

 

BB 相關文章

搜尋>>BB資訊


(飲食頻道):
今日美食  |  今日美食 (ENG)

(健康頻道):
今日健康

 (親子頻道):
今日BB  |  今日兒童